举鼎拔山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能将大鼎举起,能将高山拔动。比喻力大气壮。
出处明·张四维《双烈记·虏骄》:“王基霸业今朝定,举鼎拔山盖世强。”
例子执锐披坚领大兵,排兵布阵任非轻,身怀举鼎拔山力,独占东吴数百城。(明 无名氏《衣锦还乡》第一折)
基础信息
拼音jǔ dǐng bá shān
注音ㄐㄨˇ ㄉ一ㄥˇ ㄅㄚˊ ㄕㄢ
繁体舉鼎拔山
感情举鼎拔山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定语、宾语;指力大气壮。
近义词拔山扛鼎
英语raise tripods and pull up mountains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物尽其用(意思解释)
- 长夜之饮(意思解释)
- 旧地重游(意思解释)
- 处实效功(意思解释)
- 囊萤照雪(意思解释)
- 直捣黄龙(意思解释)
- 大张旗鼓(意思解释)
- 风和日丽(意思解释)
- 战天斗地(意思解释)
- 心旷神怡(意思解释)
- 匡谬正俗(意思解释)
- 珍楼宝屋(意思解释)
- 便还就孤(意思解释)
- 通今达古(意思解释)
- 时不我待(意思解释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释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释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释)
- 卑鄙龌龊(意思解释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释)
- 迷离惝恍(意思解释)
- 足不出门(意思解释)
- 繁荣富强(意思解释)
- 闭门读书(意思解释)
- 脸黄肌瘦(意思解释)
- 东道主(意思解释)
- 土生土长(意思解释)
- 豁然开朗(意思解释)
※ 举鼎拔山的意思解释、举鼎拔山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大全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经帮纬国 | 经、纬: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,引申为治理、规划;邦:国家。指治理国家。 |
裾马襟牛 |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。亦作“襟裾马牛”。 |
着手回春 |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也比喻医术高明。 |
普天同庆 | 普:普遍;天:天下;庆:庆贺。普天下共同庆祝。 |
野心勃勃 | 野心:指攫取名利、地位、地盘等的欲望;勃勃:旺盛的样子。形容野心很大。 |
鉴影度形 |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。 |
难以置信 | 不容易相信。 |
杀鸡取卵 | 杀了鸡取出鸡蛋。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;而损害长远的利益。 |
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 |
知其不可而为之 |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坚决。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。 |
通都大邑 |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达的大都会、大城市。 |
古色古香 | (陈设、器物或艺术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。古香: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。 |
顾影弄姿 | 顾影:看着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种姿态。对着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种姿态。形容卖弄身形,自我欣赏。 |
进道若退 |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 |
雨散风流 | 比喻离散。 |
风和日丽 | 和:柔合;温和。轻风柔和;阳光灿烂。形容天气晴和。 |
作壁上观 | 壁:壁垒;营寨周围的高墙。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。比喻从旁观望;置身事外。 |
婆婆妈妈 | 形容人动作琐细,言语罗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共商国是 |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 |
画地为牢,议不入 | 议:议论。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,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。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。 |
春光明媚 | 明媚:鲜艳可爱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之子于归 | 之子:这个女子;于归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 | 徒:空;羡:羡慕。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,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。 |
有求必应 | 只要有人请求;就一定答应。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;好说话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结束。逼得毫无办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气味相投 | 气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来。指人思想作风相同;彼此很合得来。 |
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说话、作文章严谨慎重。斟酌:考虑;推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