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蛇欲吞象蛇欲吞象的意思
shétūnxiàng

蛇欲吞象



蛇欲吞象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蛇想吞下大象。比喻贪欲极大。

出处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:“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。”战国楚·屈原《天问》:“一蛇吞象,厥大何如?”

例子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四卷:“美恶不称,谓之狗尾续貂;贪图不足,谓之蛇欲吞象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shé yù tūn xiàng

注音ㄕㄜˊ ㄩˋ ㄊㄨㄣ ㄒ一ㄤˋ

繁体虵慾吞象

感情蛇欲吞象是贬义词。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蛇欲吞象的意思解释、蛇欲吞象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大全网提供。

成语接龙(顺接)
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度己以绳 绳:纠正,约束。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,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。
治丝益棼 整理蚕丝不找头绪;结果越整理越乱。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;不但问题没解决反而更加复杂。棼:纷乱。
流离琐尾 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。
名山大川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。
歇斯底里 情绪异常激动,举止失常。
绰有余裕 形容态度从容,不慌不忙的样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财力足够而有剩余。
意气风发 意气:意志和气概;风发:形容俊伟豪迈。形容气概豪迈;精神振奋。
大包大揽 把事情、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。
爱才如渴 才:贤才,人才。爱慕贤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。
三长两短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;现多指死亡。
成竹在胸 成竹:现成完整的竹子。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。
大千世界 佛教用语。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。
偶一为之 偶:偶尔;偶然;为:做;干;之:代词;代某件事。偶尔做一回。
形影相吊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;相互慰问。形容非常孤单;没有伴侣。吊:慰问。
吴头楚尾 今江西北部,春秋时是吴、楚两国交界的地方,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,楚地长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衔接。
心旷神怡 心境开阔;精神愉快。旷:空阔;怡:愉快。
经史百子 经:经学,经书,儒家经典著作。史:史学,史书。百子:诸子百家之学。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。
流里流气 举止轻浮,品行不端。
天下第一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。
受益匪浅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处很多。
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
迫不得已 迫:逼迫;已:停止;结束。逼得毫无办法;不得不如此。
从天而降 天上掉下来的。
细水长流 细:微小。比喻节约使用财物;使经常不缺用。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。
战不旋踵 旋:转。踵:脚后跟。打仗时不向后转。形容勇猛向前。
烟消云散 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。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。也作“云消雾散”。
饱学之士 饱学:学识渊博。指学识渊博的人。
口是心非 心口不一致;口上说一套;心里想一套。形容心口不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