讷于言,敏于行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讷:语言迟钝;敏:敏捷。指说话谨慎,办事敏捷。
出处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”
例子《北齐书·文苑传·李广》:“广少与赵郡李謇齐名,为邢、魏之亚,而讷于言,敏于行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nè yú yán,mǐn yú xíng
注音ㄋㄜˋ ㄩˊ 一ㄢˊ,ㄇ一ㄣˇ ㄩˊ ㄒ一ㄥˊ
感情讷于言,敏于行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敏行讷言
英语be slow of speech but prompt in action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引鬼上门(意思解释)
- 顺口溜(意思解释)
- 着手回春(意思解释)
- 堂堂一表(意思解释)
- 挥霍无度(意思解释)
- 功成名就(意思解释)
- 擦肩而过(意思解释)
- 可想而知(意思解释)
- 不费吹灰之力(意思解释)
- 促膝谈心(意思解释)
- 庖丁解牛(意思解释)
- 刀光剑影(意思解释)
- 救经引足(意思解释)
- 常年累月(意思解释)
- 饱食暖衣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一鼓作气(意思解释)
- 风声鹤唳(意思解释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释)
- 升官发财(意思解释)
- 白草黄云(意思解释)
- 牵肠挂肚(意思解释)
- 子继父业(意思解释)
- 卑鄙龌龊(意思解释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释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释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释)
- 雅俗共赏(意思解释)
※ 讷于言,敏于行的意思解释、讷于言,敏于行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大全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狼号鬼哭 | 形容哭声凄惨。 |
人才济济 | 人才: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。济济:众多的样子。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。济济:众多样子。 |
翩翩起舞 | 轻捷飘逸地跳起舞来。 |
一塌糊涂 |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浪费笔墨 |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。 |
视微知着 | 看到细微迹象,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。 |
诈奸不及 | 犹言十分奸诈。 |
时至运来 | 时机来了,运气也有了转机。指由逆境转为顺境。 |
气象万千 | 气象:景象;万千:泛指极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。 |
己溺己饥 | 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|
经纬天地 | 经:丝织品的直线;纬:丝织品的横线。形容人的才能极大,能经营天下,治理国政。 |
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;吉光:古代传说中的神兽;毛皮为裘;入水数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。 |
茕茕孑立 | 孤独无依的样子。 |
倒裳索领 | 索: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 |
歌舞升平 | 边歌边舞;庆祝太平;有粉饰太平的意思。含贬义。升平:太平。 |
唇枪舌剑 | 嘴唇像枪;舌头像剑。形容能言善辩;言词犀利;针锋相对。也作“舌剑唇枪。” |
家破人亡 | 家园被毁;亲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惨遭不幸。 |
凤协鸾和 | 形容夫妻和睦,感情融洽。 |
胡支扯叶 | 见“胡枝扯叶”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
屡试不爽 | 屡次试验都不错。 |
凌云之志 | 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 |
圆凿方枘 |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福善祸淫 | 指行善的得福,作恶的受祸。 |
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 |
表面文章 |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,敷衍塞责的做法。 |
牛星织女 | 即牛郎织女。 |
风卷残云 |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。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;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