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不知往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行:走。行路不知道走向何方。指行动不能自主,只能听任自然摆布。
出处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故行不知往,处不知所持,食不知所味,天地之强阳气也,又胡可得而有邪!”
基础信息
拼音xíng bù zhī wǎng
注音ㄒ一ㄥˊ ㄅㄨˋ ㄓ ㄨㄤˇ
感情行不知往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不由自主、听人穿鼻
反义词独立自主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超俗绝世(意思解释)
- 干干脆脆(意思解释)
- 取长补短(意思解释)
- 人面兽心(意思解释)
- 凤毛麟角(意思解释)
- 推三阻四(意思解释)
- 兢兢战战(意思解释)
- 闭关自守(意思解释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释)
- 囚首垢面(意思解释)
- 拔苗助长(意思解释)
- 令人满意(意思解释)
- 将伯之呼(意思解释)
- 斗水活鳞(意思解释)
- 分门别类(意思解释)
- 礼坏乐缺(意思解释)
- 信口开河(意思解释)
- 欺人自欺(意思解释)
- 饥不择食(意思解释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释)
- 华不再扬(意思解释)
- 东道主(意思解释)
- 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(意思解释)
- 有机可乘(意思解释)
- 见所不见(意思解释)
- 随俗雅化(意思解释)
- 枭首示众(意思解释)
- 地平天成(意思解释)
※ 行不知往的意思解释、行不知往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大全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悬而未决 | 一直拖在那里,没有得到解决。 |
体恤入微 | 同“体贴入微”。 |
不辱使命 | 辱:辜负,玷辱。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。 |
上下其手 | 比喻暗中勾结;随意玩弄手法;串通作弊。 |
算无遗策 | 算:计划;遗策:失算。形容策划精密准确,从来没有失算。 |
杜绝言路 | 杜绝:断绝,阻塞;言路:进言之路。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,指不纳谏言。 |
来踪去迹 | 踪、迹:脚印。来去的踪迹;指人、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举善荐贤 | 贤:胡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举推荐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 |
言而无信 | 信:信用。说话不算数;没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安步当车 | 安:安详从容;不慌不忙。步:步行;当:代替。不慌不忙地步行;权当是乘车。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。 |
己溺己饥 | 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|
饭囊酒瓮 |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,不会做事的人。 |
分工合作 | 众人各司其责,共同从事工作。 |
绵里藏针 | 绵絮里边藏着针。比喻外表温柔;内心尖刻厉害;也比喻柔中有刚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声;昭著:显著;明显。坏名声谁都知道。 |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| 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 |
当头棒喝 |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似曾相识 | 好象曾经见过。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 |
无声无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没有声音;没有气息。形容没有声响;不为人觉察。 |
惊心悼胆 | 悼:战栗。形容恐惧到极点。 |
连车平斗 | 形容冗员很多。 |
变化无方 | 方:方向,引申为准则。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。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,变化多端。 |
拔毛连茹 | 比喻互相推荐,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。 |
随俗雅化 |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。 |
将错就错 | 将:依顺;顺从;就:迁就。既然错了;索性就顺着错误做下去。 |
息迹静处 | 息:止息;迹:行迹,脚印;处:处所。要想不见行迹,只有自己静止不动。引申为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 |
尔虞我诈 | 尔:你;虞:猜测。意思是我骗你;你骗我;互相欺骗。 |
老气横秋 | 老气:老年的气概;横秋:横亘秋空。形容神态老练严肃。也形容为人死板;缺乏朝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