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不可多得 得:得到;获得。不能得到很多。形容非常稀少;很难得到。
二话没说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。
流离琐尾 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。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之困 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学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。
拨云见日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。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。也比喻疑团消除,心里顿时明白。
没颠没倒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。
自怨自艾 原指自己悔恨;自己改正。现形容悔恨交加。怨:悔恨;艾:割草;改正。
自己人 自己一方的人。指自家人或圈内人。
长江后浪推前浪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。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。
乌合之众 合:聚合;众;许多人。比喻临时杂凑的、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。
三人行,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。指应该不耻下问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
旁征博引 旁:广泛;征:征求;博:广博;引:引证。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、例证。
繁文缛节 文;节:旧时指礼节;缛:繁重。繁琐过多的礼节、仪式。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。
必由之路 必:一定;由:经过。一定要经过的道路。
不得而知 得:能够。无从知道。
折臂三公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
气象万千 气象:景象;万千:泛指极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。
俭以养德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。
不治之症 治不好的病、绝症。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、错误。
悬石程书 形容勤于政事。
新官上任三把火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
画地为牢,议不入 议:议论。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,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。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。
举直错枉 举:选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错:通“措”,废弃,放弃。枉:弯曲,比喻邪恶之人。起用正直贤良,罢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举直厝枉”、“举直措枉”。
皮笑肉不笑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。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。
贤母良妻 见“贤妻良母”。
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 加诸膝:放在膝盖上;坠诸渊:推进深渊。指不讲原则,感情用事,对别人的爱憎态度,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。
立地书橱 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文博。
子继父业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