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于磐石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安:安稳;磐石:巨石。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。形容非常稳固。
出处战国 赵 荀况《荀子 富国》:“为名者否,为利者否,为忿者否,则国安于磐石,寿于旗翼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ān yú pán shí
注音ㄢ ㄩˊ ㄆㄢˊ ㄕˊ
感情安于磐石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定语、状语;指非常稳固,不可动摇。
近义词安于盘石
反义词摇摇欲坠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俯拾即是(意思解释)
- 不屑一顾(意思解释)
- 反哺之私(意思解释)
- 夸大其词(意思解释)
- 算无遗策(意思解释)
- 当机立断(意思解释)
- 宁为鸡口,不为牛后(意思解释)
- 兵无常势(意思解释)
- 牝鸡司晨(意思解释)
- 万无一失(意思解释)
- 不翼而飞(意思解释)
- 归马放牛(意思解释)
- 离弦走板(意思解释)
- 生死有命(意思解释)
- 连珠炮(意思解释)
- 作壁上观(意思解释)
- 战天斗地(意思解释)
- 交臂历指(意思解释)
- 一鼓作气(意思解释)
- 平地一声雷(意思解释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释)
- 阴阳怪气(意思解释)
- 面如土色(意思解释)
- 扯旗放炮(意思解释)
- 鸡毛蒜皮(意思解释)
- 绝路逢生(意思解释)
- 无微不至(意思解释)
- 近在咫尺(意思解释)
※ 安于磐石的意思解释、安于磐石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大全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失败是成功之母 | 母:先导,根源。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。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。 |
嘘寒问暖 | 问冷问热;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。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。嘘:缓缓吹气。 |
志满意得 | 志向实现,心满意足。 |
诛求无度 | 敛取、需索财贿没有限度。 |
大惑不解 | 惑:疑惑迷乱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。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
材轻德薄 | 指才德疏浅。有时用为谦词。 |
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远大。 |
快心满志 | 见“快心遂意”。 |
路无拾遗 | 见“路不拾遗”。 |
画地为牢,议不入 | 议:议论。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,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。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。 |
平心而论 | 论:说。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;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。 |
理直气壮 | 直:正确、合理、充分;气壮:气势旺盛。理由正确、充分;说话的气势就很盛。 |
白首之心 | 老年时的壮志。 |
通今达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将功折罪 | 将:拿;用;折:抵偿。用功劳来抵偿罪过。 |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| 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旧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可有可无 |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。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妇人德容之美。 |
群山四应 | 应:应和。四面群山纷纷响应。比喻一声号召,人们群起响应。 |
冠履倒易 |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,尊卑不分。 |
二缶钟惑 | 二:疑,不明确;缶、钟:指古代量器。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。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。 |
口是心非 | 心口不一致;口上说一套;心里想一套。形容心口不一致。 |
指手画脚 |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。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。 |
息迹静处 | 息:止息;迹:行迹,脚印;处:处所。要想不见行迹,只有自己静止不动。引申为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 |
皓首苍颜 | 皓:白色的样子;首:头发;颜:面孔。雪白的头发,灰暗的面孔。形容老年人的容貌。 |
大显身手 | 显:表示;显露;身手:武艺;指本领。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;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。 |
举一废百 | 举:提出;废:弃。提出一点,废弃许多。指认识片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