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进退失据进退失据的意思
jìntuìshī

进退失据



进退失据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据:依据;凭借。前进、后退都失去了依据。形容无处安身;亦指进退两难。

出处宋 陈亮《谢安比王导》:“温一心,以为有鸿鹄将至,故气不足以决之,而进退失据。”

例子进退失据,两无所容,此可谓调和者之戒矣。(章炳麟《诸子学略说》)


基础信息

拼音jìn tuì shī jù

注音ㄐ一ㄣˋ ㄊㄨㄟˋ ㄕ ㄐㄨˋ

繁体進退失據

正音“据”,不能读作“jū”。

感情进退失据是中性词。
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进退两难。

辨形“据”,不能写作“跨”;“进”,不能写作“近”。

近义词无所适从、进退两难、骑虎难下

反义词进退有常、进退中绳

英语be in a box (be in a cleft stick)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进退失据的意思解释、进退失据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大全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鬼哭神嚎 号:哭。形容大声哭叫,声音凄厉。
逍遥法外 不受拘束。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;仍然自由自在。
催人泪下 催:催促,促使。形容事迹十分感人,使人不禁流下眼泪。
天涯海角 天的边缘;海的尽头。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。也指彼此相隔极远。涯:边。
动荡不定 荡:摇动。动荡摇摆,不安定。形容局势不稳定,不平静。
源源不断 源源:水流不断的样子。形容连续不断。
推三阻四 找各种借口推托、阻挠。
苦口之药 苦口:口味苦。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。
作乱犯上 犯:冒犯。违抗尊长或朝廷,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。
经纬天地 经:丝织品的直线;纬:丝织品的横线。形容人的才能极大,能经营天下,治理国政。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
进谗害贤 谗:谗言,说他人的坏话;贤:贤良,指好人。说坏话,陷害好人。
生公说法 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
结缨伏剑 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。
马牛其风 谓马、牛奔逸。《书·费誓》:“马牛其风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颖达疏:“僖四年《左传》云:‘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’贾逵云:‘风,放也,牝牡相诱谓之风。’然则马牛风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远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
皮笑肉不笑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。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。
风声鹤唳 唳:鹤鸣声。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。形容惊慌失措;或自相惊扰。
珠还合浦 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
才高七步 形容才思敏捷。
妙语连珠 连珠:串珠;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。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。
心小志大 办事小心,抱负远大。
阴阳怪气 形容态度怪癖,冷言冷语,不可捉摸。
荡然无余 荡:洗涤;荡然:干净的样子。全都毁坏,消失尽净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。
面授机宜 面:当面;授:教;传授;机宜:适应时机的对策、办法。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。
天相吉人 相:保佑,帮助;吉人:善人。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。
辞喻横生 横生:横逸而出。言辞生动,横逸而出。
湖海飘零 飘零:飘泊。居无定所,四处飘泊。
烟消云散 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。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。也作“云消雾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