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有汉,何论魏晋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不知道有汉朝,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。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,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。也形容知识贫乏,学问浅薄。
出处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:“先世避秦时乱,率妻子邑人,来此绝境,不复出焉,遂与外人间隔。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不汉,何论魏晋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bù zhī yǒu hàn,hé lùn wèi jìn
注音ㄅㄨˋ ㄓ 一ㄡˇ ㄏㄢˋ,ㄏㄜˊ ㄌㄨㄣˋ ㄨㄟˋ ㄐ一ㄣˋ
繁体不知有漢,何論魏晋
感情不知有汉,何论魏晋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人的见识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入吾彀中(意思解释)
- 囊萤映雪(意思解释)
- 易子而教(意思解释)
- 打肿脸充胖子(意思解释)
- 饥肠辘辘(意思解释)
- 春山如笑(意思解释)
- 因噎废食(意思解释)
- 安步当车(意思解释)
- 惊鸿艳影(意思解释)
- 妻儿老少(意思解释)
- 狭路相逢(意思解释)
- 吉光片羽(意思解释)
- 刀耕火种(意思解释)
- 室迩人遥(意思解释)
- 时不我待(意思解释)
- 信口开河(意思解释)
- 笑貌声音(意思解释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释)
- 精明强干(意思解释)
- 丰功伟绩(意思解释)
- 举足轻重(意思解释)
- 人尽其才(意思解释)
- 天下为一(意思解释)
- 乱作一团(意思解释)
- 阿时趋俗(意思解释)
- 破釜沉舟(意思解释)
- 为万安计(意思解释)
- 万家灯火(意思解释)
※ 不知有汉,何论魏晋的意思解释、不知有汉,何论魏晋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大全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服低做小 | 形容低声下气,巴结奉承。 |
亲上作亲 | 亲戚间再结姻亲。 |
高屋建瓴 | 建:倒水,泼水;瓴:盛水的瓶子。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。比喻居高临下,不可阻遏。 |
不二法门 | 不二:唯一的;法门:修行的门径。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。 |
死要面子 |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。 |
将计就计 |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。 |
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 | 施:加,给予。自己不愿意的,不要加给别人。 |
玩世不恭 |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。玩世:用消极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;不恭:不严肃。 |
惜指失掌 | 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|
鬼瞰其室 |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,将祸害其满盈之志。 |
肝胆过人 | 胆量超过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气,有血性。 |
拉大旗作虎皮 |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、蒙骗人。 |
神出鬼入 | 出:出现。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。形容出没无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。 |
三长两短 |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;现多指死亡。 |
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 |
语重心长 | 重:郑重。恳切话说得诚恳;有分量;心意深长。 |
吴下阿蒙 | 吴下:现江苏长江以南;阿蒙:指吕蒙。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。比喻人学识尚浅。 |
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;吉光:古代传说中的神兽;毛皮为裘;入水数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。 |
刀耕火种 |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;就地挖坑播下种子。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。也作“火耨刀耕”。 |
将夺固与 | 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分工合作 | 众人各司其责,共同从事工作。 |
之子于归 | 之子:这个女子;于归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空话连篇 | 连篇:整篇。整篇都是空话,缺乏具体内容。 |
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念兹在兹 | 念:思念;记念;兹:此;这个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
胡支扯叶 | 见“胡枝扯叶”。 |
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 |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,用恩德来回报恩德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带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轻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