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用爱民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节省开支,爱护百姓。
出处《论语 学而》:“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”
例子汉之文帝,史称其节用爱民,方内安宁,家给人足。(清 汪琬《太子太保礼部尚书王公行状》)
基础信息
拼音jié yòng ài mín
注音ㄐ一ㄝˊ ㄩㄥˋ ㄞˋ ㄇ一ㄣˊ
繁体節用愛民
感情节用爱民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节省开支,爱护百姓。
近义词节用裕民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身无分文(意思解释)
- 讴功颂德(意思解释)
- 翻箱倒柜(意思解释)
- 荒淫无耻(意思解释)
- 存而不议(意思解释)
- 寿元无量(意思解释)
- 必由之路(意思解释)
- 反老还童(意思解释)
- 巧上加巧(意思解释)
- 燕雀安知鸿鹄志(意思解释)
- 信以为真(意思解释)
- 断香零玉(意思解释)
- 百步穿杨(意思解释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释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释)
- 面有难色(意思解释)
- 恐后争先(意思解释)
- 兵戎相见(意思解释)
- 子继父业(意思解释)
- 不在话下(意思解释)
- 引领翘首(意思解释)
- 今古奇观(意思解释)
- 一览无余(意思解释)
- 形形色色(意思解释)
- 纵横四海(意思解释)
- 坑坑洼洼(意思解释)
- 土生土长(意思解释)
- 流风馀俗(意思解释)
※ 节用爱民的意思解释、节用爱民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大全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浑然一体 | 浑然:完整不可分。融合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。 |
个人主义 |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,道德的自私自利。 |
落叶归根 | 树叶落到树根旁。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。多指客居异乡的人;最终还是要回归本乡本土。 |
戒骄戒躁 | 戒:警惕;防备;躁:性急;警惕骄傲;防备急躁。 |
大惑不解 | 惑:疑惑迷乱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。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
草菅人命 | 菅:一种多年生的茅草;泛指野草、杂草。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;随意加以摧残。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;任意残害人命。也作“草菅民命。” |
河鱼腹疾 | 指腹泻。 |
和风细雨 |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。本指自然现象;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。 |
风流才子 | 风度潇洒,才学出众的人。 |
大失所望 |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语重心长 | 重:郑重。恳切话说得诚恳;有分量;心意深长。 |
十恶不赦 | 十恶: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。指罪恶极大;不可饶恕。 |
国无宁日 | 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 |
黄耳传书 | 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。后比喻传递家信。 |
风虎云龙 | 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 |
香火姻缘 |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“香火因缘”。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兵戎相见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见。指用战争解决问题。 |
战战业业 | 戒慎畏惧貌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奋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样子)。 |
善善恶恶 | 称赞善事,憎恶坏事。形容人区别善恶,爱憎分明。 |
踵武前贤 | 踵:脚跟。武:足迹。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密锣紧鼓 | 锣声紧,鼓点密。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。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、声势。 |
如出一辙 | 辙:车辙;车轮压出的痕迹。象出自同一个车辙。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草满囹圄 | 监狱里长满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极少。 |
进进出出 | 走进走出,穿进穿出。 |
繁荣富强 | 繁荣:(经济或事业)蓬勃发展;兴盛;富强:(国家)生产丰富;力量强大。形容国家兴旺发达;富足强大。 |
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 | 剐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难的事,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