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初出茅庐初出茅庐的意思
chūchūmáo

初出茅庐



初出茅庐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茅庐:草屋。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;接受邀请;就任军师;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;大败曹兵;立下了战功。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;缺乏经验。

出处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9回:“博望相持用火攻,指挥如意笑谈中,直须惊破曹公胆,初出茅庐第一功。”

例子那傻小子是“初出茅庐”,我们准可以扫光他!(鲁迅《彷惶 高老夫子》)


基础信息

拼音chū chū máo lú

注音ㄔㄨ ㄔㄨ ㄇㄠˊ ㄌㄨˊ

繁体初出茅廬

感情初出茅庐是中性词。

用法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刚出道。

辨形“茅庐”,不能写作“毛芦”。

谜语诸葛别隆中

近义词乳臭未干、初露锋芒、初露头角

反义词老马识途、老成持重

英语young and inexperienced

日语初めて世間(せけん)に出(で)る

德语jung und underfahren

法语débutant(bec jaune)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初出茅庐的意思解释、初出茅庐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大全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重整旗鼓 重:重战;整:整顿;整治;旗鼓:古代作战时用来发号令的旌旗和战鼓;用以代表军事力量。比喻失败或受挫后;重新整顿组织力量;准备再干。也作“重振旗鼓”。
胡作非为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。非为;干坏事。
绿林豪客 绿林:西汉王匡、王凤为首的“绿林军”。指聚集山林、反抗官府的武装力量指伤害人民的群盗股匪。
经帮纬国 经、纬: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,引申为治理、规划;邦:国家。指治理国家。
物尽其用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,都要尽量利用。指充分利用资源,一点不浪费。
默不做声 默:沉默。沉默不说一句话
枝对叶比 枝叶相对并列。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。
长命富贵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。
回光反照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。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。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。
学而时习之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。
高步阔视 同“高视阔步”。
鬼瞰其室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,将祸害其满盈之志。
出头露面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;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;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。还指出面活动、做事、讲话。
倒悬之危 倒悬:象人被倒挂着一样。比喻处境极端困难。
算尽锱铢 算:计算;锱铢:旧制1两=4锱,1两=24铢,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。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。指苛敛钱财。
东扶西倒 从这边扶起,却又倒向那边。比喻顾此失彼。也形容坏习气太多,纠正了这一点,那一点又冒头了。
性急口快 性子急,有话就说。
本末倒置 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。
粗服乱头 粗服:粗布衣服;乱头:蓬头乱发。形容不讲究修饰。
死对头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。
敢不承命 敢:反语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?
马牛其风 谓马、牛奔逸。《书·费誓》:“马牛其风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颖达疏:“僖四年《左传》云:‘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’贾逵云:‘风,放也,牝牡相诱谓之风。’然则马牛风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远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
恐后争先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进。
龙驭上宾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
凤协鸾和 形容夫妻和睦,感情融洽。
粉墨登场 粉墨: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。指化装后登台演戏。比喻乔装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台。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戏一样活动。
热气腾腾 热气:温度高的气体;腾腾: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。原意为热气盛大。比喻情绪高涨;气氛热烈。
凌云之志 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