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枯折朽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同“摧枯拉朽”。
出处宋·文莹《玉壶清话》第七卷:“食罢,将战,伦举兵一鏖,如拉枯折朽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lā kū shé xiǔ
注音ㄌㄚ ㄎㄨ ㄕㄜˊ ㄒ一ㄡˇ
繁体拉枯摺朽
感情拉枯折朽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摧毁无用的东西。
近义词摧枯拉朽
英语sweep away all obstacles in the way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抱头鼠窜(意思解释)
- 俯拾即是(意思解释)
- 有胆有识(意思解释)
- 锲而不舍(意思解释)
- 秣马厉兵(意思解释)
- 天昏地暗(意思解释)
- 饥肠辘辘(意思解释)
- 出头露面(意思解释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释)
- 经纬天地(意思解释)
- 融会贯通(意思解释)
- 死对头(意思解释)
- 冲锋陷阵(意思解释)
- 众建贤才(意思解释)
- 龙争虎斗(意思解释)
- 意兴索然(意思解释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释)
- 聪明反被聪明误(意思解释)
- 时不我待(意思解释)
- 尽诚竭节(意思解释)
- 信口开河(意思解释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释)
- 不在话下(意思解释)
- 呼风唤雨(意思解释)
- 前赴后继(意思解释)
- 主人翁(意思解释)
- 望尘靡及(意思解释)
- 师严道尊(意思解释)
※ 拉枯折朽的意思解释、拉枯折朽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大全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女娲补天 | 女娲:传说中上古女帝名。有说是伏羲的妹妹;有说是伏羲的妻子。相传共工氏祝融败;斗触不周天;天柱折;地维缺;女娲炼五色石补天。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。 |
寸进尺退 | 前进一寸,后退一尺。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,即得不偿失。 |
革风易俗 | 改变风气和习俗。 |
书通二酉 | 比喻读书甚多,学识丰富精湛。二酉,指大酉山、小酉山。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,相传秦人于此而学,因留之。见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《荆州记》。后因以此为喻。 |
迩安远至 | 迩:近处。指近处的人安乐,远处的人来归附。形容政治清明。 |
野心勃勃 | 野心:指攫取名利、地位、地盘等的欲望;勃勃:旺盛的样子。形容野心很大。 |
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,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约,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。 |
玉卮无当 | 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当:底。玉杯没有底。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。 |
反老还童 | 反:回。由衰老恢复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。 |
倦鸟知还 |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 |
棋逢敌手,将遇良才 | 逢:遭遇,遇见。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,不相上下。 |
善游者溺 | 会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,因此而惹祸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半夜三更 | 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 |
兴高采烈 | 兴致高;精神饱满。采:精神;烈:强烈;旺盛。 |
恐后争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进。 |
风声鹤唳 | 唳:鹤鸣声。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。形容惊慌失措;或自相惊扰。 |
美人迟暮 |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。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。 |
空话连篇 | 连篇:整篇。整篇都是空话,缺乏具体内容。 |
手不释书 | 犹手不释卷。 |
清风劲节 | 喻人品纯洁,节操坚贞。 |
充耳不闻 | 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 |
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 | 山阴道:在会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风景优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胜看。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,应接不过来。 |
空手套白狼 | 徒手抓住白狼。指无本买卖。 |
群山四应 | 应:应和。四面群山纷纷响应。比喻一声号召,人们群起响应。 |
连车平斗 | 形容冗员很多。 |
无所用心 | 用心:动脑筋。指不动脑筋;什么事情都不关心。 |
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|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,结果却害了自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