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怨助祸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资:资助。助长怨恨,促使祸患到来。
出处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夫行危欲求安,造祸而求福,计浅而怨深,连结一人之后交,不顾国家之大害,此所谓‘资怨而助祸’矣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ī yuàn zhù huò
注音ㄗ ㄩㄢˋ ㄓㄨˋ ㄏㄨㄛˋ
繁体資怨助禍
感情资怨助祸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殊途同归(意思解释)
- 价值连城(意思解释)
- 见多识广(意思解释)
- 富贵骄人(意思解释)
- 穷乡僻壤(意思解释)
- 用心良苦(意思解释)
- 姹紫嫣红(意思解释)
- 刀光剑影(意思解释)
- 扬威耀武(意思解释)
- 目不斜视(意思解释)
- 拔茅连茹(意思解释)
- 风急浪高(意思解释)
- 钿合金钗(意思解释)
- 道山学海(意思解释)
- 平心而论(意思解释)
- 举直错枉(意思解释)
- 一鼓作气(意思解释)
- 横七竖八(意思解释)
- 牵肠挂肚(意思解释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释)
- 会少离多(意思解释)
- 无影无踪(意思解释)
- 妙语连珠(意思解释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释)
- 惴惴不安(意思解释)
- 薪尽火灭(意思解释)
- 闭门读书(意思解释)
- 五花八门(意思解释)
※ 资怨助祸的意思解释、资怨助祸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大全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稳操胜算 | 稳:有把握;操:掌握;胜算:能够制胜的计谋。指有把握取得胜利。 |
书通二酉 | 比喻读书甚多,学识丰富精湛。二酉,指大酉山、小酉山。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,相传秦人于此而学,因留之。见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《荆州记》。后因以此为喻。 |
付之一炬 | 付:交给;之:它;炬:火把;一炬:一把火。给它一把火烧光。指用火烧毁。 |
严阵以待 | 严:严肃整齐;严阵:整齐严正的阵势。摆好阵势等待着。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;等着敌人。 |
盲人说象 |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。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,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。 |
绳锯木断 | 拉绳作锯;也能锯断木头。比喻力量虽小;条件虽差;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;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。 |
空费词说 | 说的话别人不听,等于白说。 |
夫唱妇随 | 唱:原为“倡”;即倡议;提出某种意见。丈夫说什么;妻子也跟着说什么。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。形容夫妻和睦。 |
寿元无量 | 寿元:寿命;无量:没有限度。祝人长寿的颂辞。 |
路无拾遗 | 见“路不拾遗”。 |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 |
异途同归 | 途:道路;归:归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归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径;得到相同的效果;达到相同的目的。 |
大开方便之门 | 给予极大的方便。 |
死不开口 | 至死也不说话。指缄口不言 |
敢不承命 | 敢:反语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? |
新官上任三把火 |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珍楼宝屋 | 珍奇的楼阁,华丽的房屋。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。 |
不可磨灭 | 磨灭:指痕迹、印象、功绩、事实、道理等;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。形容永远不会消失。 |
一鼓作气 | 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举止娴雅 | 娴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。 |
如痴如醉 | 形容神态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信口开河 | 随口乱说一气。指说话没有根据;不可靠。信口:随口;开河:指说话时嘴唇张合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 |
无影无踪 | 踪:踪迹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迷离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 |
意料之外 | 没有想到的。 |
过甚其词 | 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