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定口呆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同“目瞪口呆”。
出处《说唐》第二一回:“惊得王小二目定口呆,眼巴巴看他把三十枝毛竹拖去了。”
例子那伙计听说,抬头一看,只见不是同仁堂了,不禁气得目定口呆。清·吴研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十九回
基础信息
拼音mù dìng kǒu dāi
注音ㄇㄨˋ ㄉ一ㄥˋ ㄎㄡˇ ㄉㄞ
繁体目定口獃
感情目定口呆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吃惊的神态。
近义词目瞪口呆、目瞪口结、目睁口呆
反义词从容不迫、镇定自若
英语see a wolf(hunt grass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笑骂由他笑骂,好官我自为之(意思解释)
- 众喣山动(意思解释)
- 又红又专(意思解释)
- 算无遗策(意思解释)
- 寸步不离(意思解释)
- 不三不四(意思解释)
- 爱才如渴(意思解释)
- 归马放牛(意思解释)
- 离弦走板(意思解释)
- 公才公望(意思解释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释)
- 便还就孤(意思解释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释)
- 不可磨灭(意思解释)
- 粉墨登场(意思解释)
- 胆大心小(意思解释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释)
- 千家万户(意思解释)
- 今古奇观(意思解释)
- 狂风暴雨(意思解释)
- 唯利是图(意思解释)
- 竹篮打水一场空(意思解释)
- 骄傲自满(意思解释)
- 过甚其词(意思解释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释)
- 忘乎所以(意思解释)
- 无所畏惧(意思解释)
- 服气吞露(意思解释)
※ 目定口呆的意思解释、目定口呆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大全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一无所有 | 什么都没有(一:一概;完全)。 |
大有可为 | 事情很值得做;很有开拓或发展有前途。 |
师心自是 | 师心:以心为师。指固执己见,自以为是。 |
食不充口 | 见“食不餬口”。 |
鸥鸟不下 | 鸥鸟不愿飞下来。比喻察觉他人将伤害自己,加倍防范。 |
气充志骄 | 谓心满意得,骄傲自大。 |
自强不息 | 自觉地努力向上;永不停步。息:停止。 |
人心归向 | 向:归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,向往的。 |
饮水思源 | 喝水时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溢于言表 | 超出言语以外。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。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。 |
春冰虎尾 | 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 |
粗制滥造 | 粗:粗糙;滥:过多而不加以节制。原指产品制作粗糙;只求数量;不顾质量。现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讲求质量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恶更为严重。 |
抱恨黄泉 | 黄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阴间。心怀遗憾离开人世,死有遗恨。 |
半夜三更 | 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 |
香火姻缘 |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“香火因缘”。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凤协鸾和 | 形容夫妻和睦,感情融洽。 |
汗马功劳 | 汗马:战马奔驰出汗。指将士立下战功。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图穷匕见 |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。穷:尽;匕:匕首;短剑。 |
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励;里:最里层。形容作学问切实。也形容分析透彻,切中要害。 |
形形色色 |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;各种各样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这种形体;色色:原指生出这种颜色。 |
西学东渐 | 渐:流入。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。 |
乱作一团 | 混杂在一起,形容极为混乱。 |
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 | 鲍鱼:咸鱼;肆:店铺。如同进入咸鱼店,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。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。 |
举措不当 | 举措:举动,措置。指行动措施不得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