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耳忘私,国耳忘家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,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。形容一心为公为国。
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gōng ěr wàng sī,guó ěr wàng jiā
注音ㄍㄨㄥ ㄦˇ ㄨㄤˋ ㄙ,ㄍㄨㄛˊ ㄦˇ ㄨㄤˋ ㄐ一ㄚ
感情公耳忘私,国耳忘家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可分开使用。
近义词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居功自满(意思解释)
- 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(意思解释)
- 贫贱不移(意思解释)
- 光前耀后(意思解释)
- 丑声远播(意思解释)
- 自强不息(意思解释)
- 暮史朝经(意思解释)
- 和风细雨(意思解释)
- 朝令夕改(意思解释)
- 学而不厌(意思解释)
- 自食其果(意思解释)
- 饱食暖衣(意思解释)
- 不治之症(意思解释)
- 大开方便之门(意思解释)
- 款学寡闻(意思解释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释)
- 兵微将寡(意思解释)
- 便还就孤(意思解释)
- 举直错枉(意思解释)
- 舞刀跃马(意思解释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释)
- 学而优则仕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随(意思解释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释)
- 离本趣末(意思解释)
- 欧风美雨(意思解释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释)
- 形形色色(意思解释)
※ 公耳忘私,国耳忘家的意思解释、公耳忘私,国耳忘家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大全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有两下子 | 比喻有点本领。 |
食不充口 | 见“食不餬口”。 |
干干脆脆 | 痛痛快快,干净利索。 |
匡乱反正 | 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 |
挥霍无度 | 任意花钱没有节制。挥霍;亦作“挥攉”。摇手称挥;反手称攉。引申为任意花钱。度:限度。 |
乐道好古 | 以守道为乐,喜爱古制。 |
销声匿迹 | 不出声;不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。销:消失。 |
流离转徙 | 辗转迁移,无处安身。 |
囊萤照雪 | 囊萤: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。形容家境贫寒,勤苦读书。 |
神采奕奕 | 形容精神饱满;容光焕发。神采: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。奕奕:精神焕发的样子。 |
视死如归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。形容为了正义事业;不怕牺牲生命。 |
铁树开花 |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。铁树:也叫苏钱;常绿乔木;好多年才开一次花。 |
秽德垢行 |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。 |
龙争虎斗 |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。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。 |
令人作呕 | 呕:想吐;恶心。形容使人厌恶。 |
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颠倒。 |
白首之心 | 老年时的壮志。 |
恐后争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进。 |
聪明反被聪明误 |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。 |
闲情逸致 | 逸:安闲;致:兴致。指毫无事物所累;轻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。 |
闲情逸趣 | 同“闲情逸致”。 |
迭床架屋 | 床上搁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复、累赘。 |
受益匪浅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处很多。 |
男大当婚 |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。 |
屡试不爽 | 屡次试验都不错。 |
气味相投 | 气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来。指人思想作风相同;彼此很合得来。 |
了如指掌 | 了:了解;清楚。指掌:指手掌里的东西。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;给人看一样。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