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危不惧的成语故事


临危不惧

拼音lín wēi bù jù

基本解释临:碰到;面临;惧:害怕;畏惧。面对危难;丝毫也不畏惧。

出处《邓析子 无厚》:“死生有命,贫富有时。怨夭折者,不知命也;怨贫贱者,不知时也。故临难不惧。”


临危不惧的典故

春秋时期,孔子乘学生颜回驾驶的马车周游各国,他们来到匡地,当地人恨颜回与阳虎,恰好孔子很像阳虎,匡人纠集军队围攻他们。子路赶忙去保护孔子,只见孔子临危不惧,谈笑自若,十分平静地弹着琴,匡人与孔子和睦相处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临危不惧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开门见山 宋 严羽《沧浪诗话 诗评》:“太白发句,谓之开门见山。”
改过迁善 《周易 益》:“君子以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。”
满满当当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23回:“原来银包不大,止那七两多银子已是包得满满当当的了,那里又包得这十两银子去?”
披肝沥胆 唐 刘贲《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》:“或有以系危之机,兆存亡之变者,臣清披肝沥胆,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。”
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 谢扶民《壮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韦拔群》:“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,于是双方的随员就对打起来了。”
一文不名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佞幸列传》:“竟不得名一钱,寄死人家。”
倒悬之危 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,行仁政,民之悦之,如解倒悬也。
目眩心花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7卷:“任道元抬头起来看见,惊得目眩心花,魂不附体。”
信以为真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,在人前夸炫家世,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,信以为真,把他十分敬重。”
急功近利 汉 董仲舒《春秋繁露 卷九 对胶西王》: “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,修其理不急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