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虎共斗的成语故事

拼音liǎng hǔ gòng dòu
基本解释斗:争斗。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。
出处西汉·司马迁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今两虎共斗,其势不俱生,吾所以为此者,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。”
两虎共斗的典故
战国时期,赵国蔺相如多次立功,赵王封他为相国,老将廉颇不服气,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,蔺相如对廉颇多次避让,并说:“今两虎共斗,其势不俱生,吾所以为此者,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。”廉颇得知后惭愧不已,便背负荆请罪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两虎共斗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使心用腹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2回:“至于贪淫纵欲,使心用腹,污秽人家女眷,没有一个减等夺禄,或是妻子见报,阴中再不饶过。” |
及时应令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又忙着替孙子做了一套及时应令的棉袍褂,预备开贺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。” |
释车下走 | 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行数百数,以驹为不疾,夺辔代之;御可数百步,以马为不进,尽释车而走。” |
所作所为 | 明 李贽《答周西岩书》:“我不识渠半生以前所作所为,皆是谁主张乎?” |
有胆有识 |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四十回:“金羽妹子,绝世聪明,有胆有识,今年也是七岁,可怜有才无命。” |
纵横开合 | 柯灵《向拓荒者致敬》:“这些文学的核心是迫切的现实感,而笔锋所至,纵横开合,娓娓而谈,从历史掌故……直至民间说唱与绘画。” |
蠢蠢欲动 | 南朝 宋 刘敬叔《异苑 句容水脉》:“掘得一黑物,无有首尾,形如数百斛舡,长数十丈,蠢蠢而动。” |
算无遗策 | 《晋书 桓玄传》:“自谓经略指授,算无遗策。” |
铺天盖地 | 宋 释惟白《续传灯录 卷二 志仁禅师》:“问:‘如何是和尚家风?’师曰:‘遮天盖地。’” |
因噎废食 | 汉 刘向《说苑》:“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