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化碧的成语故事


三年化碧

拼音sān nián huà bì

基本解释指忠心不泯。

出处先秦 庄周《庄子 外物》:“苌弘死于蜀,藏其血,三年而化为碧。”


三年化碧的典故

周朝时期,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,不卑不亢,有浩然正气。他因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权贵,蒙冤被周人杀害,传说他被杀的当时,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,三年后这些干血块全都化为碧玉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三年化碧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胡作非为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或诬好吃懒做,或诬胡作非为。”
患难与共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越王为人长颈鸟喙,可与共患难,不可与共乐。”
处实效功
斗唇合舌 南唐·刘崇远《金华子杂编》卷上:“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,而更学斗唇合舌。”
群龙无首 《周易 乾》:“用九,见群龙,无首,吉。”
目不转睛 晋 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子义燃烛危坐通晓,目不转睛,膝不移处。”
春山如笑 宋·郭熙《林泉高致·山水训》:“春山澹冶而如笑,夏山苍翠而如滴,秋山明净而如妆,冬山惨淡而如睡。”
民不畏死 《老子》第七十四章: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。”
鱼死网破 《杜鹃山》第五场:“他就是张网捕鱼,我也拼他个鱼死网破。”
千丝万缕 宋 辛弃疾《蝶恋花》:“会少离多看两鬓。万缕千丝,何况新来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