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籍异财的成语故事


别籍异财

拼音bié jí yì cái

基本解释指另立门户,各蓄家产。

出处《唐律 户婚》:“诸祖父母、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,徒三年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别籍异财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别籍异财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上气不接下气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七回:“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,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。”
名山大川 《尚书 武成》:“底商之罪,告于皇天后土,所过名山大川。”
不折不扣 茅盾《子夜 一》:“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!”
不敢苟同 叶赫那拉·图鸿《乾隆皇帝》第一章:“兄台这般说话在下可不敢苟同,红花会劫富济贫,替天行道。”
放牛归马 《尚书 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学记》:“是故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”
过五关,斩六将
说雨谈云 元·汤式《赏花时·送友人观光》套曲:“弄柳拈花手倦抬,说雨谈云口倦开,须发已斑白,风流顿改。”
防患于未然 《周易 既济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《乐府诗集 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。”
自强不息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