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罪图功的成语故事

拼音dài zuì tú gōng
基本解释戴罪:身负重责;图:谋取。指有罪之人立功,争取减免罪行。
出处《明史·马芳传》:“帝令察广堪办贼,许戴罪图功,否即以赐剑从事。”
戴罪图功的典故
明朝时期,农民起义不断,社会动荡不安,皇室风雨飘摇。马芳东征西剿,升到甘肃总兵,他率军镇压了甘肃大规模的回民起义。督师孙传庭要调动马芳的军队,马芳不予理睬。孙传庭上奏皇帝弹劾他。崇祯允许他戴罪图功,以观后效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戴罪图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青出于蓝 | 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而寒于水。” |
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韩策一》:“臣闻鄙语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异于牛后?” |
响答影随 |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17卷:“由是论之,罪福报应,犹响答影随,不差毫末。” |
刻骨铭心 |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铭刻心骨。” |
不僧不俗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倘一时没眼色,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,岂不误了终身?” |
坏法乱纪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礼运》:“故天子适诸侯,必舍其祖庙,而不以礼籍入,是谓天子坏法乱纪。” |
一文不名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佞幸列传》:“竟不得名一钱,寄死人家。” |
兢兢战战 | 元 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四折:“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,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”。 |
快心满志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只图一时快心满志,不管犯世途万种危机。” |
倦鸟知还 | 晋·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云无心以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