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弃自暴的成语故事


自弃自暴

拼音zì qì zì bào

基本解释指自甘堕落,不求进取。同“自暴自弃”。

出处《朱子语类》卷一百四:“凡为血气所移者,皆是自弃自暴之人耳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自弃自暴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自弃自暴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合浦珠还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循吏传 孟尝》:“(合浦)郡不产谷实,而海出珠宝,与交阯比境……尝到官,革易前敝,求民病利。曾未逾岁,去珠复还,百姓皆反其业。”
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 元 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一折:“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,若有些儿好歹,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,可不道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。”
狐死首丘 战国 楚 屈原《九章 哀郢》:“鸟飞反故乡兮,狐死必首丘。”
余波未平
惜指失掌 《南史 阮佃夫传》:“佃夫拂衣出户,曰:‘惜指失掌邪?’”
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《征调曲》:“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。”
鸿儒硕学 《晋书·儒林传序》:“鸿儒硕学,无乏于时。”
理直气壮 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1卷:“便提我到阎罗殿前,我也理直气壮,不怕甚的。”
满园春色 宋·叶绍翁《游小园不值》诗:“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。”
分门别类 明 朱国祯《涌幢小品 志录集》:“《夷坚卷》原四百二十卷,今行者五十一卷。益病其烦芜芟之,分门别类,非全帙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