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偏救弊的成语故事

拼音bǔ piān jiù bì
基本解释弊:害处;毛病。补救偏差;纠正错误。
出处宋 魏翁《鹤山文集》:“臣愿陛下以臣前所陈未喻六条行之,以明白洞达为目前补偏救弊之策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补偏救弊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补偏救弊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天旋地转 | 唐 元稹《望云雅马歌》:“天旋地转日再中,天子却坐明光宫。” |
寸进尺退 | 《老子》第六十九章:“不敢进寸而退尺。” 唐·韩愈《上兵部李侍郎书》:“寸进尺退,卒无所成。” |
手舞足蹈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乐则生矣,全则恶可已也。恶可已,则不知足之蹈之,手之舞之。” |
遏恶扬善 | 《周易 大有》:“君子以遏恶扬善,顺天休命。” |
一时一刻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2卷:“可怜今日我无钱,一时一刻如长年。” |
过五关,斩六将 | |
缘悭分浅 | 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22回:“缘悭分浅,不获再睹丰仪。” |
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 | 章炳麟《社会通诠商兑》:“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,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,宁自啖而不足。” |
有去无回 | 柯岗《逐鹿中原》第11章:“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,有去无回了!” |
拂袖而去 |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12卷:“师云:‘侍者收取。’明拂袖而去。” |